第三百九十五章:塑军魂,凝兵魄,强无敌!_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笔趣阁 >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 > 第三百九十五章:塑军魂,凝兵魄,强无敌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九十五章:塑军魂,凝兵魄,强无敌!

  御书房。

  朱元璋站在窗口。

  宫女太监们看看窗口,又看看御座方向。

  雄英、高炽两人站在御座前,看着一道道折子。

  小声议论后,兄弟二人执笔在折子上写下批注。

  宫女、太监们看着暗暗啧舌。

  皇爷让太孙御批奏章也就罢了。

  竟然让燕世子也参与御批奏章。

  也就是皇爷给大伙儿下了封口令。

  若是传到朝堂,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。

  不过,御书房人来人往,这种事又能瞒得过几时?

  皇爷对燕世子雍鸣,真的好的有些过分了,对待燕世子,完全如同对待太孙。

  太孙是大明第三代继承人。

  按照民间传统,就是长房嫡枝长孙,怎么对待都不为过。

  燕世子呢?

  皇爷为何如此?

  恐怕归根结底,还是因为燕王。

  燕世子能得到皇爷如此宠爱,除了燕世子本身优秀,更大原因,应该是燕王这位父亲,给燕世子挣下的吧?

  也不知,燕世子如今小小年纪。

  能不能明白,他父亲到底给他,挣下了多么大的殊荣。

  嗒嗒嗒……

  脚步声从御书房外传来。

  站在两侧的宫女思绪被打断,循着声音,扭头看去……

  刘伯温拄着拐杖来到殿门外。

  下意识顺着殿门向里瞟了眼。

  瞬间愣怔。

  忙低头,“臣刘伯温求见陛下。”

  正在帮朱元璋批示奏折的朱雄英、朱高炽闻声抬头。

  朱高炽忙从蹬着的小凳子上下来,站到一旁。

  朱雄英拉了一把。

  高炽缩了缩手,笑着回复雄英。

  刘伯温虽然低着头,却在偷偷观察。

  视力有些不好。

  可高炽第一时间站到御案旁边的动作,还是看到了,不由微不可察点点头。

  两小家伙的整个反应过程,都在极短时间内发生。

  朱元璋转身,恰巧看到高炽乖巧站在一旁,雄英伸手拉,高炽笑着回应同时,缩手的动作。

  朱元璋唇角笑意一闪而逝。

  ‘老四和妙云,把高炽教的很好!’

  他也只能管三代人的事情了。

  恐怕,是看不到,雄英和高炽生儿育女,教导不了老四这一脉,和标儿这一脉的第四代孩子了。

  两脉后代的路如何走。

  只能靠他们自己的智慧了。

  想到这里,朱元璋收敛思绪,“进来。”

  刘伯温提步入内,看了眼两个小家伙,转身来到朱元璋身侧,微微躬身,拿出一道折子:“陛下,这是这几日,六部官员递上来,关于北征胜利之后,如何对待草原建议的汇总……”

  哼!

  朱元璋微哼,打断刘伯温的话,“北征才刚刚开始,他们就想着,战后如何对待草原?是不是太狂妄了点?”

  乐观、有自信是好事。

  可官员们表现出的狂妄,让他十分不安。

  老四担任督办检校时,就对朝堂、军中、民间表现出的盲目乐观、过头自信,导致的散漫懈怠很不满。

  为此,借着倒卖军粮的契机。

  不惜以铁血手腕,狠辣杀了好几家,数百颗血淋淋的脑袋。

  才遏制住这种风气。

  老四才离开多久?

  才刚刚和草原在张北进行兵力接触,这群人就搞出一个,战后对待草原,好大喜功的条陈?

  万一达不到他们现在夸夸其谈的预期。

  到时朝廷如何收场?

  什么时候,大明上上下下竟然如此浮躁了!

  “陛下,大家预测张北之战的捷报,很快就会传回金陵了,所以情绪高涨……”

  刘伯温的声音传入耳中。

  朱元璋先是微微皱眉。

  下一秒,眼睛寒冷一闪而逝,骤然转身看着刘伯温。

  刘伯温轻轻点头,然后低头避开朱元璋冰冷视线,不语。

  陛下很明显,意识到了。

  朝中很多人,一方面不看好燕王与北元的张北约战。

  甚至,在默默祈祷,恨不得燕王战死于张北。

  可这些人又怕燕王率领从未有过实战经验的陆军第一镇,真的一战打下张北。

  捷报传回金陵,燕王的声望必然高涨。

  所以才紧急炮制出这样一份,夸夸其谈,战后如何对待草原的折子。

  目的嘛。

  很简单。

  一旦陆军第一镇在张北大胜的捷报传回来,就把这份折子中内容抛出去。

  吸引百姓注意力转移。

  尽可能削弱燕王张北大胜的声望。

  曾今,有一段时间,朝中上下,默契抬高燕王声望,试图捧杀燕王。

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。

  这群人感到害怕。

  如今,开始想尽办法,限制燕王在大明的声望。

  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?

  其实捧杀计之所以失败。

  来源于两方面。

  其一、太子的战略定力,换作历史上的储君,恐怕早失去战略定力了。

  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。

  汉朝最贤良的太子刘据。

  唐朝的隐太子李建成。

  以及太宗立的太子李承乾。

  ……

  当然,也有表现好的。

  比如曹魏政权的曹丕。

  本朝太子,战略定力方面,做的比曹丕还要优秀。

  其二、也是最主要的。

  燕王的声望,都来自于实打实的功绩。

  没有半分水分。

  没有水分的功绩,形成的声望,根基扎实,就很难倒塌。

  捧可以。

  杀却难。

  即便是太子,没有战略定力,想要攻讦这样的燕王,其实也很难找到突破口。

  ……

  朱元璋经刘伯温提醒,意识到群臣的小算盘后,脸色更加难堪。

  朝堂如此?

  前线大军中呢?

  “雄英、雍鸣。”朱元璋含笑招了招手。

  朱雄英带着朱高炽,小跑来到朱元璋面前。

  朱元璋伸手揉了揉两小家伙脑袋,笑道:“你们出去玩吧。”

  到底是孩子。

  得到奉旨去玩的命令后,两孩子高兴请安,一溜烟小跑消失。

  朱元璋含笑看着,直到两小家伙消失在视线中,脸上笑容渐渐变冷,摆了摆手。

  宫女太监得到示意,忙退下。

  朱元璋转身往御座走去,边走边说:“你刚才看到咱让雄英和雍鸣一起御批折子,一定很吃惊对吧?”

  “咱就是想培养他们兄弟亲亲相爱,同时,雍鸣也需要掌握这些能力,老四将来在外的基业,肯定小不了,以外来力量,统御一群异域之民,雍鸣需要更优秀的能力!”

  ……

  话中,朱元璋落座,拿起御案上,兄弟二人商量后,批示的折子,看着上面朱笔留下的字迹。

  笑笑。

  放下折子。

  话锋一转,冷冷道:“咱想让老四一脉和标儿一脉能把这份手足之情传承下去,老四现在在前线,为了团结人心,做表率,带领第一镇,一群从未有过实战经验的将士,冒险攻打张北城……”

  如果有可能的话。

  他相信。

  老四更愿意,让陆军第一镇慢慢熟悉实战,从小规模的战斗开始,不断历练进步。

  而非现在这种,第一次大规模实战。

  就是战争中最难的攻城战!

  野战,对于陆军第一镇这支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军而言,都比攻城战更好!

  可老四没得选!

  张北约战的消息刚传回来时。

  他还没有意识到。

  直到刚才,他才意识到。

  恐怕前线人心也不齐。

  老四接下脱古思帖木儿的约战,就是给前方各军做表率。

  有人想削弱老四的陆军第一镇。

  老四就告诉他们,此战,他不怕吃亏!

  啪!

  朱元璋说着,猛地拍打御案,“前线和朝堂这些人,厚颜无耻!陆军第一镇不是大明的军队!是老四的私兵!几乎没花朝廷一个铜钱!”

  ……

  刘伯温看着朱元璋盛怒。

  默默叹了口气。

  待朱元璋宣泄愤怒后,拱手委婉谏言,“陛下,前线有太子为主帅,燕王为副帅,臣相信,以两位殿下的智慧,一定能妥善解决问题……”

  朱元璋看了眼刘伯温。

  他知道,刘伯温是谏言。

  大战已经开始。

  现在不宜对前线做些什么。

  “这道折子中,建言献策的官员……”朱元璋拿起刘伯温刚才带来的折子,点了点,冷冷道:“你回去后,把这些人的官服给咱扒了,赶出六部!朝廷不需要这种,只会夸夸其谈的蠢货!”

  “另外,严告所有官员,大战期间,一切消息,以前方为准,任何人擅自发表有关战争的言论,严惩不贷!”

  “臣遵旨!”

  刘伯温领命后。

  匆匆离开。

  朱元璋目视刘伯温离去背影。

  起身,再次踱步来到窗口,盯着北方,眼中蓄满忧虑之色,轻声嘀咕:“老四,或许……”

  或许他就不应该让老四回来。

  他想着让老四,帮扶他大哥,漂漂亮亮打好这一仗。

  想着,让老四带带兄弟们。

  可似乎,唯独忽略了替老四考虑!

  不同于标儿。

  他自己都很清楚。

  对标儿的爱。

  是因为,一个父亲对长子的爱。

  这种父爱,没有任何缘由。

  是人与生俱来的舔犊之情。

  孩子这么多,他这么忙。

  这份父爱,也只能给最寄予厚望的长子。

  对老四他们,他更多只是尽一个父亲的责任和义务。

  老四在他心中地位不断变重要。

  首先是因为,他看明白,老四对储君之位真的没任何想法。

  内疚,再加老四的能力。

  让他越来越重视这个儿子。

  哪怕外人私下都在议论。

  老四在他心中的位置,和标儿已经等同。

  这话也没说错。

  不过,其实一直以来,还是有一些区别的。

  老四因能力等同。

  标儿是因喜爱而等同。

  他对标儿,是一种数十年,倾注一生心血的喜爱。

  就好像,他为之奋斗的大明江山事业一样。

  倾注了他一生心血。

  “伱想飞就飞吧,只要你这次平平安安回来,爹再也不会阻拦你飞了!”

  ……

  远在张北的朱棣。

  并不知,朱元璋此时此刻的变化。

  呜呜呜……

  号角声,绵延不绝响彻天地间。

  嗒嗒嗒……

  整齐的步点声,相隔四五里,城头的元兵仿佛已经清晰可闻。

  “快!”

  “把火烧旺,准备金汁!”

  “滚石、圆木都准备好!”

  ……

  城头到处都是跑动的人影,以及呼喊声。

  脱古思帖木儿带着众人旁观纳哈出指挥守城。

  马哈木等年轻雄主,全都默默学习着。

  整个草原。

  最善中原守城、攻城战的一批老人,基本已经死绝了。

  即便有幸存者,也分散在各军中。

  他们麾下,更擅长野战。

  至少,这类守城战。

  整个草原,恐怕也就纳哈出从辽东撤出来的兵马,还可以系统性完成。

  “炮兵!陆军第一镇的炮兵!”

  有人突然高呼,打断马哈木等人观摩学习,视线转移,往城外看去。

  明四皇子陆军第一镇炮营士卒,牵引着战马,拖拽着炮车,从阵列后方有序冲出来。

  抵近三里左右。

  战马排列成一排。

  将士们卸马后,牵着战马快速离开。

  四十八门管身纤细且长,相比黑粗壮的铁炮,宛若一个个苗条青春少女,爬在炮车上。

  在炮兵营将士眼中。

  这四十八门铜炮,就是美丽的少女。

  每门炮六个人。

  两人固定炮车。

  两人准备弹丸。

  两人准备火药。

  迅速且有条不紊,节奏娴熟做着炮击前准备。

  “一、二、三……嘶!四十八门!”

  “和咱们的火炮不一样!”

  ……

  昨天,炮兵营在步军和骑兵阵列后方,北元方面,并未见到陆军第一镇的火炮。

  此刻,阳光映照下。

  城头脱古思帖木儿等人,都看清了双方火炮的区别。

  他们的火炮,十分笨重,根本无法架在车上使用。

  张玉小声道:“看颜色,像是铜铸。”

  众人闻声,余光看向张玉。

  下一秒,再次聚精会神看向远处。

  东旭和两个炮营管带站在一起。

  第一镇炮营管带闻奇,笑着拍了拍东旭肩膀,“别紧张,之前演练时,你做的标尺很好使用,实战应该也差不了。”

  “闻叔,谢谢你们这一年内,支持我胡乱瞎搞。”东旭扭头,笑道。

  “臭小子!”

  第一混成协炮营管带笑骂一句。

  就在此时,一名队官跑来,立正捶胸敬礼,“禀闻管带,四十八门火炮,四十八个棚,全都准备完毕!”

  闻奇看向东旭,笑着鼓励,“去吧!”

  东旭点点头,快步来到附近边上一门火炮前。

  观察着张北城。

  拿着一把斜边能活动,一条直角边,标记着刻度的木质三角尺,放在火炮前段比划测量。

  一边认真测量,一边吩咐:“拿二号楔子!”

  棚正拿着两个标准楔子走来。

  两名士卒抬着炮口。

  东旭和棚正迅速把两个标准楔子,卡入支撑炮管的横梁上,专门设计的沟槽中。

  东旭转头看向棚正,“开始试射。”

  话罢,向后退了两步。

  砰!

  一声闷响过后。

  一颗弹丸呼啸着,砸向张北城。

  东旭紧张盯着,看着弹丸略高于城墙墙垛砸入城内,抿了抿唇,当即命令:“换三号标准楔子!”

  后方,步军阵列前。

  第二协、第一标、第二标已经前往东西两门。

  朱棣正看着第一标、第二标行动。

  耿瑄扭头,好奇询问:“姐夫,东旭在做什么?”

  炮营抵近火炮射程后,已经很长时间了。

  朱棣回神,笑道:“东旭在半年前,研究火铳、火炮弹道,搞出了一种火炮射击标尺,这段时间,一直在和炮营验证。”

  这标尺,不是经他提醒,诞生的。

  完全是东旭自己钻研弹道想出来的。

  说实话。

  他知道火炮发展,后面出现过标尺这玩意儿。

  可以增加射击精度。

  可以让炮营将士,更容易操弄火炮。

  可他觉得,现在的火炮太落后,也就没搞。

  没想到,东旭竟然在琢磨弹道过程中,想到了这一点。

  对此,他当然予以支持了。

  有了标尺后。

  现在使用标尺的程序复杂。

  耗时长。

  调整过程很麻烦。

  可只要有麻烦,匠人们肯定就会去想办法简化流程,让调整火炮仰角更简单。

  麻烦永远是技术进步的动力。

  有需求,就有人会尝试着去想办法解决。

  反正,这种攻城战中,也不怕麻烦。

  无非就是耗时多点罢了。

  ……

  “燕王他们在干什么?”

  “怎么炮营抵近射程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展开炮击?”

  “北元在干什么?难道不懂火炮对射吗?”

  ……

  后方,朱标身后,诸将看的面面相觑,有人忍不住开始小声嘀咕。

  蓝玉闻声转身。

  狠狠瞪了眼牢骚声最大的常茂和李景隆,“若是没有陆军第一镇的操练细纲,你们懂什么是火炮对射吗?你们能想到火炮对射吗?”

  火炮对射,是朱老四新军操典中提出的一种前瞻性设想。

  就是未来,火炮普及。

  两军交战,一定要第一时间,尽可能敲掉对方的火炮。

  这种想法,若不是朱老四写入新军操典中。

  谁能想到?

  毕竟以往火炮的运用本来也就不多。

  也没个准头,最多就是打一打冲锋的步军。

  谁能想到搞什么火炮对射。

  砰!

  就在此时,轰鸣声再度响起。

  闻声,所有人顾不得其他,纷纷向前方看去。

  一枚弹丸呼啸砸向张北城。

  砰!

  重重砸在墙垛上。

  单薄的墙垛在弹丸砸中的瞬间,出现一个大洞。

  碎石飞溅。

  击中附近元兵,惨叫声随即响起。

  脱古思帖木儿眼角剧烈跳动,看着远处,倒地哀嚎的己方士卒,以及出现的大洞。

  刚才,陆军第一镇的炮击,飞入城中,他们还笑话。

  没想到,这么快就让人笑不出来。

  纳哈出小声道:“可汗,您应该离开张北城了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tu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t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